1. <strike id="9kuy2"></strike>

            <th id="9kuy2"><video id="9kuy2"></video></th>

            名城蘇州 滾動 蘇州 專題 國內 評論 視頻 學習 文旅
            正式授牌!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晉升“國家級”
            時間:2023-03-28 15:33:56 來源:引力播客戶端

              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發布的《關于命名濱海新區智慧山文化創意產業園等15家園區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通知》中,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榜上有名!

              今天(3月28日),在蘇州召開的全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正式授牌!

              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是以數字文化產業為主導的文化產業功能區,積極融入“數字長三角”建設,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以產城融合促進城市更新,成為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

              讓我們走進相城這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一探究竟。

              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

              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規劃面積約23.3平方公里,空間布局為:一帶、一軸、四片區,一帶一軸互相交叉構成“T”字型,四片區與一帶一軸因元和塘水系而相連。

              一帶:元和塘文化旅游產業帶

              依托元和塘、新開河和活力島水系沿岸,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和環境優勢,開發活力島、陸慕老街等現代化的濱水文化旅游項目,將相城傳統文化元素導入各個項目建設中,形成一體化、特色化的文旅產業體系。

              一軸:高鐵樞紐文化創新發展軸

              以南天成路為軸線,充分利用蘇州高鐵北站的區位優勢,發揮高鐵北站的交通樞紐作用,形成溝通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和上海虹橋的產業協同發展橋梁,助力相城全面融入上海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

              四片區:太平數字出版片區、蠡口家居設計片區、活力島影音藝術片區、青苔國際工業設計片區。

              太平數字出版片區。依托蘇州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和太平老街相關空間載體,著力發展數字出版等數字文化產業細分領域,打造數字出版全產業鏈生態集群。

              蠡口家居設計片區。以蠡口智慧家居社區為空間節點,著力培育高端家居設計產業,打造家居設計創客空間。

              活力島影音藝術片區。依托活力島、活力大廈、小外灘等載體,打造演出演藝運營和藝術品數字化運營全產業鏈。依托御窯金磚博物館,發展文創產品設計業態。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片區。依托相城區青苔村,打造以工業設計產業為核心,商、旅、文、產融合發展的國際設計產業綜合體。

              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憑什么能獲得“國家級”稱號?

              背景與機遇 

              千年元和塘的文脈傳承

              2500年前,伍子胥“相土嘗水,欲筑城于斯”,相城因此得名。

              元和塘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連接蘇州城與常熟,縱貫相城全域,孕育了御窯金磚、緙絲技藝兩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了“兵圣”孫武、“商圣”范蠡、“明四家”文徵明等賢士,如今園區內建有御窯金磚博物館、緙絲技藝工作室、孫武紀念園、文徵明紀念園、顧愷之祠等。

              為弘揚相城特色歷史文化,集中優勢資源推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2017年1月,相城設立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范圍涵蓋相城高新區、高鐵新城、相城經開區、太平街道及黃橋街道部分區域。園區積極進行招商引智,經過3年多的快速發展,2020年,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成功獲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也是江蘇省唯一新晉獲得創建資格的產業園區。

              發展與振興

              活力園區的人文觀止

              園區產業規模平穩增長。園區精準招商引智,加強文化產業載體建設,逐步形成以數字文化為核心,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為輔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截至2022年底,園區文化企業1950家,占企業總數的51.29%;文化企業從業人數33145人,園區文化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園區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園區打造了元和塘科技文化研發社區、蘇州相城影視產業園、活力大廈、紫光大廈、高清傳媒大廈等40余處文化產業樓宇載體,集聚了一批代表性文化企業。

              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重點載體和企業分布

              園區公共服務不斷優化。打造專業運營管理團隊,提供健全的基礎服務,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創業孵化服務方面,建設新門戶·創客空間、元和文創谷等專業孵化器;在上海建立離岸孵化器——虹橋(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人才引培服務方面,連續舉辦11屆陽澄湖創客大賽,累計吸引4000余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實施相城區人才計劃,吸引培養宣傳文化產業領軍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等服務。信息交流服務方面,成立蘇州市相城區文體和旅游產業協會;舉辦文化產業高峰論壇等活動。融資推介服務方面,舉辦國際精英創業周、相城經貿懇談周等活動,搭建融資平臺。

              前景與展望

              元和塘園區的美好憧憬

              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精準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融入上海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借勢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契機,緊抓相城區打造“蘇州市域新中心”、建設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數字化發展第一區的機遇,以錯位競爭塑造比較優勢,以創新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快速發展,以高度開放融合打造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增長極。

              堅持以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理念審視和推動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全力推進與日本、韓國、荷蘭、意大利等文化產業先進國家的合作,提升國際化發展的內涵和水平。建立以數字文化為核心,創意設計和文化旅游產業為輔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構建上中下游緊密合作、協同發展的產業鏈,實現文化和科技、傳統和現代的深度融合,打造成為“千年元和塘”傳承發展的動力源泉、“江南文化”品牌創新的文化地標、“大虹橋”文化產業協同開放的戰略樞紐、“長三角”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國”文化產業功能區的標桿、“國際化”文化產業的高端集聚地。

              實現“五個再”

              未來,蘇州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將著力鞏固既有創建成果,進一步對標先進、補足短板,努力實現“五個再”:

              一是目標再提升。進一步擴大文化產業規模,加快培育龍頭文化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改革再深化。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激發文化企業活力,增強創新發展動力。

              三是政策再加碼。進一步加大園區投入,強化政策保障支持,積蓄厚積薄發動力。

              四是舉措再細化。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打響“蘇州千年元和塘,創新發展新引擎”品牌。

              五是創新再出發。全力打造江南文化品牌創新的文化地標、長三角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設全國文化產業功能區的排頭兵、產城融合的樣板區和國際化文化產業的高端集聚地。

            責編:吳昊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歡迎關注名城蘇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號)

            今日推薦
            熱點排行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