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即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主要用于高速公路或橋梁自動收費。通過車載電子標簽與微波天線進行專用短程通訊,后臺計算車輛停車信息同步結算處理,從而達到不停車通行和不停車收費的目的。
近年來,蘇州市積極探索停車新技術應用,嘗試將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領域的ETC拓展應用到停車場建設中,推出ETC智慧停車服務,豐富無感支付模式。2021年開始,首先在常熟市大面積推廣,啟動對部分停車場的智能化改造,并逐步擴大“ETC無感支付”在全市停車場的應用,實現了多種渠道的無感支付,為解決城市級停車問題提供了新方向。
與其他無現金支付方式相比,ETC無感支付無需停車等待、掃碼或輸入車牌號等額外操作,系統通過捕捉車輛獨一無二的電子標簽,使車輛信息識別準確率大為提高,避免了視頻識別車牌技術因光線、角度等因素造成的識別錯誤問題,同時為部分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車主提供了更為友好的服務,滿足了不同支付習慣人群需求。
目前,全市有131個停車場點實現ETC無感支付,共為車主提供服務52.4萬次。ETC支付啟用以來,平均單次可為車主節約離場時間約20秒,真正讓出行路越“走”越暢通。
常熟市在李閘路等81個停車場啟用ETC,涉及18531個泊位,截至2023年2月,ETC支付訂單累計達45.3萬筆,為車主節約15.1萬分鐘,大大提升車主通行效率。
太倉市共在4個城市主要路口及1個公共停車場內試點安裝ETC不停車收費系統,主要適用于主城區30個道路停車點及8個無道閘管理公共停車場內,日均訂單量300筆,逃費率降低了15%。
吳江區實現7個P+R停車場ETC無感支付全覆蓋并在安惠路道路泊位試點,涉及1549個泊位,不斷為市民帶來停車便利。
工業園區在久光南公共停車場、白塘公園公共停車場、水澤路安裝ETC無感支付,涉及1459個泊位,自2022年11月21日啟用以來,日均訂單388筆,ETC使用率不斷提升。
張家港市于今年2月24日在鎮南弄道路停車開始試點,已產生訂單230筆。
張家港市將在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ETC覆蓋面,預計今年底完成城區收費道路和公共停車場ETC全覆蓋。常熟市預計將ETC應用于欠費追繳當中,目前已經以常熟市汽車市場為試點進行ETC欠費追繳,接下來將陸續在主要路段及場點推行應用。太倉市將優化全市點位布局,在城市道路主要路口及高速公路出口位置優先安裝ETC停車收費系統,逐步形成ETC無感支付繳費“一張網”,同時,也將繼續探索ETC在多種停車場景中的應用,讓市民體驗更加快捷的停車體驗。昆山市預計于2023年8月在柏廬路、婁東路等核心道路點位以及長江公園北側停車場總計約150個停車泊位,試點ETC無感支付,采用“ETC+高位視頻監控”的模式進行收費管理。初步預計3個核心點位,10臺ETC設備。吳江區將在體育路45個泊位安裝ETC無感支付,目前已完成設備安裝,正在進行測試,即將正式上線。
ETC支付在停車領域的推廣,實現自動計算停車時長及收費金額,從停車走向不停車,從自助繳費走向自動繳費,極大地提高停車與繳費便利性,有效地節省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進一步提升了泊位周轉效率,在緩解城市行車壓力、提升市民停車體驗的同時,提高停車場智能化管理水平。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