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太倉港1000平方鮮活海鮮暫養池迎新客,蘇州市民餐桌“鮮”起來!
全國首個進口扇貝暫養池、百億級進口海鮮交易集散中心——太倉港1000平方鮮活海鮮暫養池迎來“新客人”!
今天(3月28日)凌晨3點,一批來自日本北海道總重6.3噸的活扇貝、活北極貝抵達太倉港現代貨箱碼頭,其中2噸就地運至太倉港1000平方鮮活海鮮暫養池,可實現蘇州腹地24小時常態化分撥,讓市民餐桌“鮮”起來!
圖/海關人員驗收進口海產品
看蘇州記者了解到,來自北海道的天然海鮮今天凌晨3點抵達太倉港,經南京海關所屬太倉海關驗放后,4.3噸海產品被裝進碼頭上的水產運輸車后立即運往上海、福建、廣州等地區,其中2噸就地運到太倉港1000平方鮮活海鮮暫養池,可實現蘇州腹地24小時常態化分撥。
“現在國內鮮活海鮮的需求量增加,太倉港至下關港的快航運輸效率在全國港口中極具競爭力,單程僅需30個小時,比普通海路運輸快3至4天。” 進口商蘇州令合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劍告訴看蘇州記者,利用太倉港至日本下關航線從事海鮮進口極具優勢。
太倉港至日本下關港快船航線密度達每周2班,具有運營穩定、服務高效、準點率高的特點,可實現華東、長三角地區與日本全境3-4天的快速門到門服務,交貨速度接近空運。
圖/北海道天然海鮮凌晨3點抵達太倉港
“海路運輸與空運相比,單次運輸量大幅提升,有效降低運輸成本。這些水產均由專業活魚水車直接從國外裝載入境,活魚車上配置充氧、恒溫、殺菌、凈化等功能,保證了海鮮的成活率和新鮮度。”
對鮮活海產品而言,時間就是生命。為確保海鮮的存活率,幫助企業快速通關,太倉海關提供“生鮮專線”服務,采用“提前預約、即到即檢”工作模式,寧讓人等船,不讓船等人,最大限度為企業提供便利。
據經營企業介紹,接下來,他們計劃引進更多鮮活海鮮,預計進口貨值將達上億元,依托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海關優惠政策帶來的新機遇,為蘇州及周邊地區、華東市場帶來成本更低、品種更多、口味更新鮮的鮮活海產品。
圖/海關人員驗收進口海產品
2016年,太倉港獲批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依托太倉港口岸資質、腹地優勢及近洋航線特色,太倉港先后從日本進口帝王蟹、紅毛蟹、雪蟹、扇貝等食用水生動物,成為江蘇進境食用水生動物第一口岸、華東地區主要高端水產品進境口岸之一。
看蘇州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太倉港建成1000平方鮮活海鮮暫養池,這也是目前全國首個進口扇貝暫養池,正在積極爭取進口冰鮮口岸資質盡快獲批。4月初,太倉港口管委會將組團赴日本開展特色貨種貿易招商活動,洽談加密下關輪渡航線,引進更多的日本生鮮水產品、高檔冰鮮產品到太倉港集聚分銷。
圖/太倉港港口
據太倉港口管委會口岸辦主任束晨輝介紹,太倉港將積極踐行“以港強市”戰略,通過不斷完善太倉港航線網絡布局,提升港口服務能力,助力太倉港打造百億級進口海鮮交易集散中心,為蘇州及周邊地區、華東直至全國市場帶來成本更低、品種更多、口味更新鮮的高端鮮活水生產品,進一步拉動口岸功能的提升和物流結構的轉變,為港口“物流”轉“物貿”奠定堅實基礎。
本篇文章共有1頁 當前為第 1 頁
回到
頂部